“雙十一”零距離體驗快遞員:寒風中的奔跑
隨著收快遞成為生活常態,快遞小哥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務者。疫情期間,網上購物更加普遍,成千上萬的快遞小哥為了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奔走在大街小巷。每年的“雙十一”忙壞了“剁手黨”,更忙碌的是默默無聞、腳下生風的快遞員。
2021年的“雙十一”,海淀融媒記者賀佳化身快遞員,隨配送點快遞小哥經歷了2021年“雙十一”的“瘋狂”送單時刻,切身體會到了快遞小哥的辛酸和堅守。
日常人均送件近300單
凌晨三點,當北京城還在熟睡的時候,海淀中街的順豐快遞站點已經熱鬧起來:隨著“雙十一”的到來,數倍于往常的快遞涌向這里。兩名夜班的快遞小哥正在卸車,今天早上的5427件快遞都經過他們的手進行粗略分揀。
早上五點半,住在西苑的90后快遞小哥趙建超火速起床,為了省點房租,他只能選擇住得遠一點,起得早一點,回來得晚一點。六點剛過,他和順豐速運集團中關村營業分部丹棱街速運營業點的61位快遞小哥一同忙碌起來,未來幾天,他們將經歷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今天,記者的師父正是趙建超。
11月的清晨,北京已經有了寒風刺骨的感覺,但營業點里大家忙得熱火朝天,堆積如山的快遞在小哥的手中嫻熟得猶如聽話的孩子。不到一個小時,17566件雜亂無章的快遞被整潔成排取代。一輛輛小推車把寫有不同編碼的快遞托運到一輛輛電動三輪車上。今天,快遞小哥們除了人均要送完283件快遞,還預計收到42638份將被寄走的快遞——這些快遞,鏈接著無數家庭,鏈接著無數期待。“這幾天還相對輕松,‘雙十一’后會更多。”趙建超說。
早上7點半,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卸載、分揀、掃描,歸屬于不同片區的快件集結完畢?爝f員們開始將各自負責的快件裝在電瓶車上,準備出發。“趙師傅,分揀這個環節,為什么我看快件上的信息這么慢,你們是怎么一秒就能快速看完信息精準分揀的呀?”記者困惑地問。趙師傅輕輕一笑:“熟能生巧,干多了你也可以。”
一上午沒空咬一口煎餅果子
8點半左右,記者跟隨趙師傅開啟了一天的送件之旅。他們派送的轄區包括稻香園南社區、蘇州街33號公寓等。作為一個新手,記者犯起了選擇困難癥,趙師傅叫停了記者:“你這么送,一上午是送不完一百多個件的。從咱們現在這個網點出發,大概騎車15分鐘到送件第一站稻香園南社區,送完這個社區再回去取件進行二派,中午大家午休的時候去蘇州街33號公寓送商務樓宇的件。這樣路線最合理、最省時間。”
稻香園南社區是個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老舊小區,沒有電梯,不管多重的快遞,快遞員都只能扛上去。“您好,您的快遞到了。”這是趙師傅和記者在一天中重復最多次的話。一開始時,記者還興致勃勃,爬了幾次樓后,記者開始呼吸急促起來,再扛著要送的快件,感覺人都要虛脫,但師父趙建超的腿好像按上了“加速器”:記者爬一次五樓的功夫,趙師傅已經爬了四次樓,每一份快遞都是跑步前進。這一天,趙建超差不多要跑上25000步。
讓記者感到不解的是,在送到稻香園南社區唯一一座帶電梯的塔樓時,趙師傅居然不坐電梯,15層的高樓他扛著一個大編織袋爬上爬下。“等電梯太慢了,對我們來說,時間就是一切。”
客戶說句謝謝就知足了
“17號樓603這家白天應該有人。”“18號樓301這家白天會是一個老人和一個孩子在家,我們盡量不按門鈴。”“21號樓這家白天會沒人,晚上再送。”……趙建超對他分管片區的情況如數家珍。
在跟趙師傅派送快遞的幾個小時里,記者發現趙師傅根本顧不上喝水。記者一早給趙師傅買的一個煎餅果子,一直掛在快遞車把上,直到中午還沒咬上一口。“少吃少喝可以少上廁所。”趙師傅嘿嘿一笑。
盡管這樣,催促聲仍然不時傳來。“能不能快點,重要文件等著用呢。”一位客戶連喊帶吼地說道,即使手機不開揚聲器,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不耐煩。趙師傅聽后絲毫沒有任何抱怨,連忙道歉:“好的好的,您別急,馬上就給您送過去。”趙建超告訴記者,“送快遞的時候會遇到這樣的客戶,可以理解,畢竟誰都有個急事兒。只要有客戶說一聲謝謝,就知足了。”
奮斗的人生值得尊重
我本以為,送貨這個活,誰都會,沒什么大不了的,但當我真實體驗快遞員工作的時候,我發現,這份工作不僅需要體力,更需要耐性。
分揀、打電話、走街、串巷、爬樓,這一天我都在冗雜和辛苦中重復著——上氣不接下氣的爬樓梯,客戶的催促,抗不過來的重物,與時間賽跑……當戶外寒風呼嘯而過的時候,我抱著一件件快遞,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甚至映出了鹽漬。當我扛著客戶的大件爬上了五樓,家里卻沒有人,電話也沒人接,我的臉上寫滿了無奈。當我已經忙碌了一上午還沒顧上喝一口水時,我深刻體會到了小哥們工作的艱辛。
然而這些,對快遞小哥來說,已經習以為常。“我希望明年我可以掙夠首付,在老家給父母買個房。”“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可以讓我媳婦過得更好,讓我兒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我希望我能學本領、開眼界、受尊重、被認同。”“我希望我也可以暢快地買買買!”
這是一份與時間賽跑的職業,從清晨到日暮,從年初忙到年尾;這是一份并不令人羨慕的職業,周而復始,似乎永遠在路上奔波;這是一份平凡但卻值得尊重的職業,每一次投遞都鏈接著一個家庭,每一天的忙碌都為生活得更好。對快遞小哥來說,每一天的認真工作,鋪就了逐級而上的臺階;每一次“開掛”的奔跑,都為了家人的幸福和美好。這樣平凡的奮斗者,更值得我們尊敬和稱頌。
這個“雙十一”,請對你身邊的快遞小哥,道一聲感謝!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作者:北京海淀
相關閱讀
- ·“拼”出來的速度,“磨”出來的心態!記者體驗一線快遞員的艱辛2021-08-25
- ·快遞小哥的“雙十一”2020-11-09
- ·體驗快遞小哥的酸甜苦辣:月入七八千 飯在路邊吃2018-01-02
- ·“雙十一”快遞送遲了 她竟搧快遞員耳光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