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縣域物流體系建設政策
為貫徹落實《商務部等17部門關于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的意見》(商流通發〔2021〕99號)《縣域商業建設指南》等文件精神,進一步推進城鄉配送體系建設,在2025年前基本實現“縣縣有物流配送中心、村村通快遞”的目標,根據商務部、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結合我省實際,現將縣域物流體系建設有關政策及建設問題作如下解讀。
一、建什么
縣域物流體系建設的主要作用是整合縣鄉村物流資源,與農村商業設施體系有效銜接,貫通城鄉流通全過程,完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促進農村消費升級換檔。重點建設兩個方面內容:縣城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及村級末端物流。
1.縣級物流配送中心。按照99號文件“縣縣要有物流配送中心”的要求,通過提升改造或新建等方法,至少每個縣都要有一個標準的縣城物流配送中心,主要功能覆蓋縣域和鄉鎮及村。
2.鄉鎮及村級末端物流。鄉鎮末端站點重點是提升改造一批現有的郵政、交通、供銷、快遞網點,形成鄉鎮物流綜合服務站或快遞超市,并與縣城物流配送中心相連接;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網點。利用現有的村級小賣部、農村電商、快遞服務網點,形成以快遞、農村電商、配送為主要功能的綜合性服務網點,提供消費品下鄉、農產品上行寄遞服務。通過鄉鎮及村級末端服務網點的提升改造,縣域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
二、如何建
1.縣城物流配送中心?h城物流配送中心在縣域物流體系建設中是重中重之重,縣域物流體系的重要樞紐,是連接鄉鎮及村級物流的紐帶。
一是建設方案?h城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有幾種方案可以選擇。
第一:提升改造?h城中如果有鐵路、水運、公路港、快遞、快消品、藥品、第四方物流、冷鏈、城鄉配送等專業物流配送中心或物流園區,要明確一個物流配送中心或物流園區為主體,按照商務部印發的《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指南》、省商務廳印發的《江西省縣級物流園區建設指南》的標準和條件,結合縣域產業、消費、交通等條件,通過提升改造形成一個標準化物流配送中心,與其他物流配送中心或物流園區形成合作關系。
縣城物流配送中心提升改造重點從三個方面:一是倉儲。按照物流各類業態來確定倉儲的標準,高標倉(高度9米以上、配有噴淋設置、標準裝卸月臺)占有一定的比例,建議占60%以上,其他倉庫達到普通倉庫標準就可以。二是快遞分揀中心。根據快遞量來確定分揀中心面積大小,最少要在1000平方米以上,配備快遞分揀線。三是貨物分撥中心?蓪⑸⒙湓诳h域范圍內的公路運輸的零擔專線集中在一個園區作業,重點對分撥倉進行提升改造,對其他的零星作業場所建議由縣政府進行統籌置換。
第二:新建?h城如果沒有現成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園區,在符合縣域發展規劃(或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的前提下,新建一個標準的縣城物流配送中心?梢园逊稚⒃诳h域范圍內的零擔專線、快遞、冷鏈(中央大廚房)、城鄉配送(第四方物流)等業態整合進來,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物流配送中心。
二是選址?h城物流配送中心新建項目選址通常要選擇在縣城內或附近,毗鄰高速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重要交通基礎設施,依托縣域開發區、大型商品批發市場、商貿購物中心、農業產業園、電商產業園等產業集聚區,為城鄉居民和產業提供物流服務。
三是規模?h域物流配送中心建設規模,要結合我省實際,考慮到縣域經濟總量、人口、產業等因素來確定中心的大小?砂匆韵氯N類型來劃分:
基本型:占地面積在5000-10000平方米,物流或快件呑吐量占全縣的20%以上,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00人以下;
增強型:占地面積在10000-30000平方米,物流或快件呑吐量占全縣的30%以上,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00-400人以下;
提升型:占地面積在30000平方米以上,物流或快件呑吐量占全縣的50%以上,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400人以上。
四是投資主體?h城物流配送中心投資主體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參與:
第一是國有資本:(城投、國有企業等),發揮國有資本的重要作用,作為重資產投資的主選。
第二是民營資本:(如商貿流通企業、物流企業等),民營資本也是物流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要發揮好他們的積極性。
第三是社會資本:(投資公司、基金、上市公司等),社會資本可以適當吸納參與,作為農村物流體系建設的投資力量。
五是運營管理?h城物流配送中心是縣鄉村物流體系的樞紐和載體,要與鄉鎮及村級物流末端網點對接。
第一是統倉共配。以市場化為主,政府協調為輔的原則。以龍頭企業或快遞企業為依托整合本地消費品的供應商、代理商,通過統倉共配模式,集中給各鄉鎮及村級網點以及農村各類商貿中心進行統一配送。不能統倉共配的農村商貿服務設施,可以多個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抱團發展,利用自有的物流設施為社會提供服務。
第二是標準化建設?h城物流配送中心可按照省商務廳印發的《縣級物流園區建設指南》要求建設。倉庫要達到丙二類標準(高度9米以上,配備噴淋裝置,標準裝卸月臺),快遞分揀倉、貨運分撥倉(按照普通倉標準建設,可不設置裝卸月臺)。
第三是信息化建設?h城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倉儲信息管理系統,加快數字化轉型,信息平臺要與運輸、末端網點對接?h城物流配送中心在裝卸作業時,使用標準托盤、周轉箱以及叉車等單元化器具。
2.鄉鎮及村級末端物流。
鄉鎮及村級末端物流提升改造兩個方面:
一是鄉鎮物流服務站。各縣鄉鎮在利用現有物流服務站(快遞超市)基礎上進行提升改造,面積盡量達到300-500平方米左右,內部進行適當裝修,統一規范各類工作制度,配備電腦、貨架、打包工具等設施,統一標識,配備工作人員,并與縣城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中心實現信息聯網。對尚未建立的,可新建。
二是村級末端服務網點。每個建制村可利用村委會辦公房、村小賣部等場所設置面積約50平方米左右末端服務網點,重點規范網點內部設置,配備電腦,貨架、打包工具等設施,統一標識,配備工作人員。
3.逐步實施農村物流共同配送。要實現縣域商貿物流共同配送,要解決三個問題。
一是建立統倉共配。依托縣級物流配送中心,整合經銷商、代理商,統一為縣城和各鄉鎮商貿中心、便利店、夫妻老婆店,村級小賣部、快遞末端網點等提供配送服務,并統一配送車輛標識,統一管理。
二是多部門協作。郵政、快遞、物流、供銷、商貿流通等企業開展市場化合作,建立橫向協調機制。郵政牽頭負責快遞末端整合。由多家快遞公司整合成一家快遞配送公司,統一分揀和配送;商務牽頭負責組建商貿流通整合。由商貿流通龍頭企業牽頭,整合物流企業、零售企業、快遞企業組成運營聯盟。第三方物流整合,由多家物流企業委托一家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業務整合。供銷牽頭負責冷鏈、第四方集配體系的整合;交通牽頭負責農村公交與物流融合,利用農村公交網絡為農村商貿中心、快遞末端提供物流服務。
三是數字化引領。農村物流共同配送要在信息化、標準化、數字化基礎上,利用縣城物流配送中心的倉儲做到自動分揀、機械化裝卸、智能存儲、標準化包裝,應用射頻識別、智能標簽、電子訂貨、數據交換、信息定位、單元化集裝先進技術,推廣供應商管理庫存等模式。把末端網點訂貨、配送等數據上傳到縣域物流信息平臺上,實現共同配送。
三、抓落實
縣域物流體系也是農村商業體系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重點抓好落實,確保政策貫徹到位。
1.建立考核機制。將縣域物流體系建設作為商業設施體系建設,統一納入市、縣鄉村振興考核體系,重點考核縣城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運營,鄉鎮及村級末端網點資源整合及運營。
2.提供用地保障?h城物流配送中心每個縣原則上提升改造或新建一個,新建項目優先使用本地用地指標。對確實用地指標不足的,可以通過各設區市政府向省政府反映,爭取在省級重大項目預留用地指標中解決一部分。
3.加強業務培訓。省商務廳每年組織一次縣域物流體系建設業務培訓班,請市、縣商務、郵政、供銷等部門負責人及業務骨干、重點企業參加培訓。采取現場觀摩、典型案例講解、專家授課等形式,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發揮行業協會、院校專家的作用,積極為縣域物流體系建設予以指導。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作者: 傅南
相關閱讀
- ·家電行業智能制造園區物流系統的規劃與設計2021-11-08
- ·交通運輸部:建設港口智慧物流服務平臺,推動貨運樞紐(物流園區2021-09-25
- ·物流的數據分析主要分析什么?2021-08-21
- ·我國智慧物流園區發展現狀及規劃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