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建設港口智慧物流服務平臺,推動貨運樞紐(物流園區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總體要求,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十四五”時期數字交通發展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建設港口智慧物流服務平臺。推進港口經營單位與相關部門、企業和社會團體間信息互聯共享,推動物流作業協同,提高物流便利化和業務效率。以危險品碼頭作業為重點,建設危險品智能監測預警系統。開展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推進電子單證、業務在線辦理、危險品全鏈條監管、全程物流可視化等。
智慧港口重點工程
推進廈門港、寧波舟山港、大連港等既有集裝箱碼頭的智能升級,建設天津港、蘇州港、北部灣港等新一代自動化碼頭,加快港站智能調度、設備遠程操控等應用,實現平面運輸拖車無人化。建設港口智慧物流服務平臺,加強港口危險品智能監測預警。推進武漢港陽邏鐵水聯運碼頭建設,應用智能閘口、智能理貨、智能堆場、智能調度系統,探索內河傳統集裝箱碼頭自動化改造經驗。
智慧樞紐建設行動。
推動綜合客運樞紐智能化建設。以便捷換乘為導向,完善智能聯程導航、票務服務、標識引導、綜合立體換乘等設施。推廣應用車載便捷式安檢設備,推動電子客票在綜合客運樞紐的廣泛使用,加強不同運輸方式票務系統的有效銜接,實現“一站購票、一碼(證)通行”。推動跨運輸方式安檢互認,提高行李直掛服務比例。加強事件監測、環境監測等系統建設,構建樞紐綜合運行協調平臺,推動城市公共汽電車、城市軌道交通、出租汽車(含網約車)與鐵路、航空運行時刻、客流規模變化等運營信息有效對接,加強組織調度、運力安排等方面的協同銜接和應急響應,保障極端惡劣天氣、重大突發事件、重點時段等情況下及時疏運旅客。
推動貨運樞紐(物流園區)智能化建設。以高效銜接為導向,建設智能倉儲等設施,推廣智能安檢、裝卸、揀選等裝備。推進多式聯運信息采集交換,實現電子貨運單證“一單制”。推廣應用第三方物流信息平臺,實現多種運輸方式全過程的智能調度、高效運轉、精準匹配,提供跨方式、跨區域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務。
智慧樞紐重點工程
打造濟南、長沙等航空主導型智慧綜合客運樞紐,實現交通運行監測、智能分析決策、信息服務、綜合交通協同等功能。打造重慶等鐵路主導型智慧綜合客運樞紐,實現場站聯動、客流管控、一碼通行、智慧停車、智能客服等功能。
推動北京、河北等開展智慧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推進倉儲、運輸、配送等設施設備的智能化升級,實現車貨匹配、智能調度、共同配送、多式聯運等服務。
交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行動。
推進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打造綜合交通運輸“數據大腦”。建強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增強綜合交通運輸運行動態掌控和突發事件應急指揮能力。鼓勵和支持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統籌開展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建設,加強各級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互聯互通。
助力通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開展5G等技術在重要交通基礎設施的融合應用研究。結合5G商用部署,協同推進對高速公路重點路段、重要綜合客運樞紐、港口和物流園區的網絡覆蓋。推廣車聯網、船聯網技術應用,推動建設泛在感知、港車協同的智慧互聯港口。統籌利用5G、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統等社會和行業資源,整合建設天地一體的行業綜合信息通信網絡。
深化北斗導航系統應用。深化交通運輸領域北斗系統高精度導航與位置服務應用,建設北斗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支持系統,深化北斗全球航運示范應用,完善北斗兼容的全球中軌衛星搜救地面支持系統。
加強網絡安全保護。嚴格落實等級保護制度,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強化態勢感知能力建設,保障數據共享安全可控。建立健全數據安全保護制度,加強基礎設施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分級分類保護,落實數據容災備份措施。推進商用密碼技術應用。
打造綜合交通運輸“數據大腦”
加快建設國家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構建以部級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為樞紐,覆蓋和連接各省級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的架構體系。鼓勵支持省級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和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一體化建設,先行先試。建立健全交通運輸數據資源共享機制和交換渠道,推動部省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和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互聯互通,推進交通運輸數據資源的匯聚共享與智能應用,以數據賦能交通運輸行業,提升管理服務能力。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作者: 快遞生態圈
相關閱讀
- ·江西省縣域物流體系建設政策2021-10-13
- ·洛陽:城市建設3年規劃 提高新能源物流配送車輛占比2021-03-15
- ·國務院:部署推進物流樞紐布局建設2018-11-24
- ·山西出臺國內首例貨運單使用管理辦法2018-11-15